今日集合於桃園機場搭機飛往河南鄭州,接機後搭車至山西晉城…
【鄭州】簡稱「鄭」,古稱商都,今為綠城,是河南省省會,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北臨黃河,西倚嵩山,東面黃淮平原,擁有多處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及自然景觀。古代為「豫州」和「中州」的一部分,自古至今均為交通要塞,有「九州之中,十省通衢」之稱,是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晉城】山西省轄地級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全境居於晉城盆地,四周群山環繞,丹河與沁河縱流全市,因春秋末年遷晉靜公到此而得名,是山西省東南門戶。歷史悠久,上世紀出土高都、塔水河、下川等史前遺址。東晉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
【大陽古鎮打鐵花表演】古鎮分東大陽和西大陽,建筑大多有四五百年以上的歷史,有的甚至上千年歷史。古建筑的一磚一石,一街一巷,讓人一不小心就觸碰在“歷史”上。而一朵朵炙熱的鐵花在夜空盛開,像一隻隻紅彤彤的燈籠照亮古街。匠人用定制木板舀起一千多度的鐵水,用力拋向空中。滾燙的鐵水四面飛濺,形成一束束美麗的“煙花”,在夏夜盡情綻放。看完打鐵花表演,還可以逛逛古鎮街景,小鎮古香古色。
【西溪二仙廟(悟空取景地)】是供奉沖淑、沖惠二仙真人之處。二仙是東晉人,本姓樂,姊妹二人,有許多關於二人成仙的神話故事流傳下來。《續資治通鑒》也有記載。西溪二仙廟,是晉城乃至晉東南地區創建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建築最精的一座。東西梳妝樓,是晉城最早的樓閣式建築,被有關專家稱為中國古代樓閣式建築的代表作。聚集了16座由金到明清的建築物,古樸典雅,結構精巧,堪稱一座“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
【高平鐵佛寺(悟空取景地)】正殿青石門墩上所刻題記“金大定七年(1167)七月十三日鑄造鐵佛,修鐵佛寺殿”,可知正殿建於金代,以后歷代雖屢有修葺,至今仍然保留著金代手法。正殿木質結構,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椽,平面長方形,懸山式屋頂,琺華屋脊、斗拱、檐角、直櫺窗。殿內塑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菩薩、二十四諸天等塑像27尊。之所以叫鐵佛寺,有人說是因為高平盛產鐵,該寺因寺前鑄有鐵佛得名,也有人說是在鐵佛寺每一尊造像的身上,都運用了大量的鐵絲鐵線,最終每一尊造像呈現出“以鐵為骨,用鐵造型”的核心塑造手法而得名。
【長子崇慶寺(悟空取景地)】一踏進寺門,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崇慶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九年,歷經歲月洗禮,依然散發獨特魅力。寺內彩塑堪稱「宋代彩塑之冠」,寫實中融入精神內涵,個性鮮明,裝飾獨特,極具民族特色。而大雄寶殿作為中國現存最大的宋代木結構建築之一,更是氣勢恢宏。
【長治觀音堂(悟空取景地)】建於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距今有430多年的歷史,是長治市內保存較好的一處寺院。院內正殿中設計精妙,手法精湛、造型精美的彩塑、懸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歷史價值。觀音堂座東向西,現存兩進院落。院內的一株古檜柏,已有千年歷史。兩側設鐘鼓樓,拾階而上,登樓遠眺,四野盡收眼底。
【晉祠(含電瓶車)】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祭祀周朝晉國的開國諸侯唐叔虞及其母親邑姜所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素有「不到晉祠,枉到太原」的說法。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祠內的周柏、難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則被譽為「晉祠三寶」。
【網紅打卡地--鐘樓街】始于北宋、盛於明清、興於近代,是太原府城內最重要的商業聚集區。鐘樓街是歷史悠久的繁華街市,和柳巷、橋頭街、柳巷南路形成“十”字銜接,是太原市的商業中心。擁有街巷25條、歷史建築和文保單位18處、老字型大小企業16家,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太原人的回憶。2020年4月啟動改造,努力把老城區改造成歷史文化名城新名片。2021年9月,鐘樓街開街迎客,沿著鐘樓街走一圈體驗的是歷史的變遷,一個個老字型大小還歷歷在目,但卻又讓人眼前一亮,每一個都有讓人說不完的故事和回憶。夜幕降臨時燈紅酒綠、霓虹璀璨、青磚紅瓦,人們的幸福感和對鐘樓街的情懷感油然而生。
【鎮國寺(悟空取景地)】曾名為京城寺,歷史悠久也蘊涵著深厚的文化氣息。這裏的構建特色鮮明,建築風格獨特,是我國古代建築中的瑰寶之一。萬佛殿是建築時間最早的宮殿,也是在我國現存最為古老的木質構造的建築之一,殿內存有多個塑像,各自神韻十足、造型各異、高大筆挺,盡顯唐塑風格的塑造手法,這也是鎮國寺內頗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在歷經千載歷史后,寺廟依然保持原貌,頗具古風韻味。
【雙林寺(悟空取景地)】建造時期難以考證,依寺內建築風格,應為北宋之前創建。據說佛祖釋迦牟尼涅盤之時,四周雙林頓開百花,因此得名“雙林入滅”,雙林寺之名也由此而來。寺廟由十座殿堂組成,以大雄寶殿為主。寺廟以其彩塑和壁畫遠近聞名,展現了中國燦爛文化,整個寺院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平遙古城(含進出古城電瓶車)】建於西周宣王時期,明代洪武三年擴建,距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清代晚期,總部設在平遙的票號就有二十多家,佔全國的一半以上,更被稱“古代中國華爾街”。
【古城牆】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長6.4公里,是山西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城牆。城為方形,牆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磚砌,牆上築的垛口,牆外有護城河,深廣各4米。東西外又築以甕城,以利防守。
【日昇昌票號】中國銀行業的鼻祖─「日昇昌票號」,從清道光初年成立到歇業,歷經100餘年,曾經「執中國金融之牛耳」,分號遍布大陸35個大中城市,業務遠至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而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座票號“日昇昌”。如今「日昇昌票號」化身「票號博物館」,是晉商文化、晉商精神的學習之處,每年有上百萬遊客參訪,一窺500年前晉商的輝煌。
【臨汾堯都鐵佛寺(悟空取景地)】又名大雲寺,建於唐貞觀六年(632年),現存為清代建築。建築坐西朝東,東西125米,南北43米,占地面積5363平方米,建築面積2694平方米現存山門、過廳(原天王殿)、金頂琉璃寶塔、藏經樓和配殿等建築。
琉璃寶塔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樓閣式磚塔,共六層高30米。
一至五層為方形,六層為八角形,塔剎置寶珠。寶塔底層中空,供奉唐代鐵鑄釋迦牟尼佛頭一尊,高6.8米,寬3.8米。
【雲丘山】有人說華山天下險,黃山天下奇,雲丘天下美,雲丘就是位於山西臨汾鄉寧縣的雲丘山,雲丘山與武當山齊名,素有「北雲丘,南武當」的盛譽。
【塔爾坡古村】原名榻耳坡,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因老子李耳雲遊天下曾下榻此地而得名。整個塔爾坡村落的房屋,依山傍水古樹掩映。村前的神仙峪裏有從山上泉爾凹流下的清澈見底的山泉水,村後背依著高峻挺拔的雲丘山主峰,玉蓮洞道觀雄踞古村之上的抱腹岩中。既沿襲古老石構建築的特點,又充分利用了自然地貌,院子套院子,窯洞通窯洞,部分院落之間有暗道相通,有很強的防禦功能與私密空間,形成了迷宮般的建築形態。
【萬年冰洞群】 2019年2月3日,雲丘山冰洞群首次開放。中國境內最大的冰洞,此冰洞洞深約一百公尺,上下共為五層,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大約有三百萬年的歷史,整個冰洞群由11個洞腔組成,其規模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極為罕見的自然景象。但令專家百思不解的是以冰洞所在的位置,不論垂直高度、地表緯度或是氣候條件都不足以四季冰。雲丘山冰洞群位於北緯38度,隱藏在深山之中,洞外看起來普通,洞內卻別有洞天。冰筍、冰柱、冰錐、冰葡萄等隨處可見,冰的形態多達10餘種,洞內景色美輪美奐猶如仙境。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季,雲丘山的冰洞中依然寒氣逼人。還未進入,就能感受到洞中的冷風陣陣襲來,進入冰洞溫度更是降於零度以下,各種形態的冰遍佈洞中,美不勝收。沿洞頂延展而下的冰錐群仿佛隨時會落下,既驚險又震撼。冰筍、冰菇、冰葡萄等天然冰體配上五顏六色的燈光,絕對是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註:遊覽萬年冰洞,洞內寒氣較重、含氧量較低(洞內溫度常年皆在零度以下),請體質較虛者務必評估自身狀況與注意保暖。
【新絳福勝寺(悟空取景地)】據寺內所存“尚書禮部牒”記載,該寺為唐貞觀年間西元627—649年太宗李世民敕建,金大定三年賜名“福勝院”,宋、元兩代曾予補葺,明弘治十六年又加以重修。寺區林蔭蔽日,寺址高聳。建築高低層迭,錯落有致。主要建築現存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彌陀殿、東西配殿、後殿等,整寺建築依地勢高低錯落,井然有序。鐘鼓二樓 聳峙於寺前兩側,中線自前至後有山門、天王殿、彌陀殿、後大殿四進院落,兩側襯以廂房配殿,規模壯觀,井然有序。彌陀殿五間見方,四周圍廊,重簷九脊頂,斗拱五鋪作雙下昂,梁架四椽袱與 後乳袱在金柱上搭交,純系元制。殿內奉彌陀佛、 觀音和大勢至,背面懸塑南海觀音、善財童子、明王及供養人等,皆為建殿時原作。明代於兩側補塑四大天王與十八羅漢。後殿七間,二層,下層為三佛洞,上層為藏經閣。三佛洞洞內塑三世佛(釋迦、燃燈、彌陀)及脅侍菩薩,均為明代作品,其中六軀脅侍菩薩造型尤精。
【解州關帝廟(悟空取景地)】又稱崇寧宮,是祭祀關聖帝君的祖廟。是關羽的故宅改建而成,關羽是出生在這裡,歿後當地人為紀念關羽,在此建造祠堂作為奉祀關公。始建於隋代,現存的建築基本都是清代重建的。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距今1400多年,是我國最高等級的帝宮式建築群。整個關帝廟分為正廟和結義園兩部分。進入景區後,先是來到結義園。園中有結義坊、君子亭等主體建築,園中種植了不少古柏,還有小橋流水、亭台樓閣。
【芮城永樂宮】是元代道教建築的典型,在建築結構上,吸收了宋代「營造法式」和遼、金時期的「減柱法」,形成特有的風格。地處晉、陝、豫三省交界的芮城縣,創建於公元1247年,沿中軸線,坐落著四座氣勢恢宏的殿宇,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中,1000餘平方米的元代壁畫,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鉅製。其中,尤以三清殿《朝元圖》為精。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宮觀,以其可媲美敦煌的壁畫蜚聲海內外。壁畫場面宏大、筆意流暢,所繪數百位人物羅列廣泛,衣飾神態各異,絕少雷同,素有“東方藝術畫廊”之譽。
河南三門峽境內保存的較好特別是在陝州區東凡原、張村原、張汴原這三個高臺平原地帶,許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裡,仍有100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天井院。現存最早還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已住過六代人以上,保存較好的村莊有張村原的人馬寨和廟上村等。
【東新區】因鄭州中心城區規模偏小,為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按照21世紀國際現代化城市的功能,由日本黑川紀章事務所以其先進的理念規劃設計對省會鄭州總體進行規劃,這是鄭東新區的主要背景。概念規劃範圍1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33平方公里),共分六個功能區:中央商務區、商住物流區、龍湖區、龍子湖高校園區、科技物流區。
【漫步如意湖】位於鄭州鄭東新區CBD中央公園的中心,周圍分佈CBD三大標誌性建築——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藝術中心、綠地千禧廣場。湖水通過如意河同人工濕地相連,它採用生態環保的人工濕地生物處理技術對湖水淨化處理。
退房後送鄭州機場,返回台灣桃園,為這次精彩的 悟空+山西文旅 景點考察團畫上完美的句點!
山西,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被賦予了太多太多的歷史標簽。這裡歲月滄桑久遠,女媧補天的故事就發生於此,而近現代考古學的發現則以中國早期國家形態在黃河流域的遺跡,佐證了神話傳說中的聖王和他們治下的重大事件。這裡古跡遺留遍地,有世界三大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臺山,有佛光寺、晉侯鳥尊、永樂宮壁畫“山西國寶三絕”,雁門關、娘子關、平型關猶如歷史長河中跳動的音符,訴說著當年的金戈鐵馬。這裡王朝更迭無數,多少明君賢主於此發跡﹔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
我們已收到訊息,將會盡快與您聯繫